阿奇霉素是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广,应用广泛,如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沙眼、伤寒、疟疾、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等等,具有高有效率和清除率特点。但是,随着阿奇霉素临床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其中部分不良反应甚至是致命的!
一
阿奇霉素静脉给药导致尖端扭转综合征型室速病例
先来看一个例子:
患儿,男,3 岁,因咳嗽、发热4天就诊。患儿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热峰39.3℃,无畏寒、寒战、抽搐,有咳嗽、流涕等,伴食欲不振,无呕吐及腹泻。查体:体温38.7℃,脉搏 103 次/min,血压 93/62 mm Hg,体重15 kg,呼吸 26 次/ min,神清,精神反应可,皮肤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面色红润,口唇略干燥。咽部充血,双侧扁桃腺 I 度肿大,心率103 次/min,心律齐无杂音,两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血常规 WBC12×10^9 /L,N 0. 78,L 0. 26,CRP28 mg/L,尿常规未见异常,胸片双肺可见散在斑片状阴影。
诊断:支气管肺炎。既往无药物过敏史,予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注射液,约5 min 左右,患儿出现抽搐、面色发白,烦躁不安,手足发凉,呼吸42次/min, 脉搏180 次/min,血压 70/40 mm Hg,心音低钝,无杂音,急查ECG示尖端扭转综合征型室速,随后出现心跳骤停。经及时抢救后恢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患儿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跳骤停呢?阿奇霉素急性过敏?有心脏基础疾病?病毒性心肌炎? 阿奇霉素导致恶性心律失常是否与国产或进口有关系?
二
阿奇霉素心脏毒性的标志性事件
要回答上述问题,我们先来看阿奇霉素3个标志性事件:
三
国产和进口阿奇霉素都存在心脏毒性吗?
显然,文中病例显然为阿奇霉素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而非普通急性过敏。查阅国内文献,发现数例文献报道阿奇霉素所致的休克和心律失常归为普通急性药物过敏。另外,有医生反应,国产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较容易出现心脏毒性,而使用希舒美没有出现类似情况。虽然,我们不清楚国产阿奇霉素是否比进口阿奇霉素更容易导致心脏毒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FDA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报道显示希舒美可能导致心脏毒性,也就是说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阿奇霉素都可能导致心脏毒性。事实上,不仅阿奇霉素存在心脏毒性,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静脉使用同时可能导致心脏毒性,比如红霉素。
那么,阿奇霉素为何会导致心脏毒性?老规矩,我们得从致病机制上理解阿奇霉素的心脏毒性。
四
阿奇霉素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图:ECG长QT综合征
(1)研究表明红霉素可使豚鼠单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APD)明显延长,并选择性地抑制延迟整流钾电流(I k )中的快速激活成分(I kr )。
(2)红霉素对心室肌细胞直接的电生理作用较弱,只有在较高浓度时才会对单心室肌细胞 APD及I kr产生抑制作用,这也解释了抗生素静脉给药时,不良反应大于口服的现象。
(3)抗感染类药物引起QT间期延长后易导致 TdP 和心源性猝死,其机制可概括为①APD 延长促发该期间钙离子内流或钠离子内流,从而促发早期后除极(EADs),EADs 达到一定阈值可引起室早;心肌传导纤维和肌细胞最易发生 EADs 和室早。②QT 间期延长可引起心室肌的复极不一致,引起单向传导阻滞和传导减慢;单向传导阻滞、传导减慢和频发室早均是引起折返激动和TdP的原因。在药物引起TdP前,常呈现短-长-短的规律,即在一个室早(短),后有一个较长的代偿间隙(长),在该代偿间隙内出现另一个室早(短), 即可促发 TdP。
五
如何规避阿奇霉素的致命性心律失常风险?
笔者对相关文献报道整合,给出如下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