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涂片制备步骤与注意事项
2022-07-29 13:40 来源:上海远慕生物试剂
血涂片的制备步骤:
(1)采血
静脉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
(2)推片
左手平执载玻片,或放在类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 30~45°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血涂片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见。
(3)干燥
将推好的血涂片在空气中晃动,使其迅速干燥。天气寒冷或潮湿时,应于37 ℃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
(4)标记
在载玻片的一端用记号笔编号。
(5)染色
用特种玻璃铅笔在血膜两侧画两条线,防止染液外溢。再将瑞氏染液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1分钟。加等量蒸馏水(或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再染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观察。
血涂片制备注意事项:
1、要制备良好的血细胞涂片,玻片必须干净。使用玻片时,只能手持玻片边缘,切勿触及玻片表面,以保持玻片清洁、干燥、中性、无油腻。
2、最好使用非抗凝血制备血涂片,也可用EDTA抗凝血制备。使用抗凝血标本时,应充分混匀后再涂片。抗凝血标本应在采集后4h内制备血涂片,时间过长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3、涂片的厚度、长度与血滴的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推片时的速度等有关。一般认为血滴大、血粘度高、推片角度大、速度快则血膜厚,反之则血膜薄。
4、血膜应厚薄均匀适度,头尾及两侧有一定的空隙。如血膜面积太小,可观察的部分会受到局限,故应以在离开载玻片另一端2cm的地方结束涂抹为宜。一些体积特大的特殊细胞常在血膜的尾部出现。
5、血涂片必须充分干燥后方可固定染色,否则细胞尚未牢固地吸附在玻片上,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